臨岸三千城購物公園9月29日開業。 本報通訊員 沈陽 攝 青花街游人如織。 玉溪市文旅局供圖
足球聯賽上演,場館熱潮涌動﹔新消費場景品質高端,演繹柔軟時光﹔相聚璀璨夜市,共尋煙火人生。
今年以來,玉溪市紅塔區依托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以謀劃推進重大文旅項目為著力點,不斷豐富文化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形成更多聚人氣、提消費的新業態、新場景、大舞台,不斷挖掘文旅消費潛力,為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開新路。
秋分時節,稻黃魚肥、瓜果飄香。在美麗的“雲南第一村”大營村,2023中國農民豐收節·雲南大營街米線美食品鑒推介活動如約而至。展台上,玉溪各地農特產品精彩亮相,持續熱銷﹔會場內,雜醬米線、燜肉米線、鱔魚米線等風味米線吸引眾多游客駐足品嘗。
“米線節是玉溪特有的民俗文化,而大營街街道又是鄉村振興新形象、新面貌的典型代表。本次豐收節將兩者結合,不僅展示了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同時實現了農業促消費、文化促消費,是紅塔區破題文旅產業發展、破局文旅消費提檔升級的一個縮影。”紅塔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王海倩表示。
近年來,紅塔區做強聶耳故鄉這一獨特資源優勢,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將文化內容、文化符號、文化故事融入景區景點,把優秀傳統文化納入旅游的線路設計、展陳展示、講解體驗中。串點成線、織線成面,推出“高古樓下話文脈”“州城漫游憶古城”“第一村裡賞民俗”等旅游精品線路,以“紅塔工業游”為核心,推出“賞玉溪青花瓷、品大營街烤鴨”特色旅游線路,接待游客超過300萬人次。
今年4月,王家宅馬幫文化展示研究基地開館,在靜態展示馬幫文化的同時舉行“活著的馬幫”互動式演出,讓游客沉浸式體驗馬幫文化。
紅塔區還著力挖掘青花瓷文化、非遺文化、花燈文化等資源,創設“紅塔文化課堂”,開拓研學旅游市場,聚力打造“文化紅塔”“美麗紅塔”等品牌,講好“紅塔歷史”“紅塔故事”,持續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探索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去年8月,全省體育健兒與八方賓客齊聚聶耳故鄉,共襄省運盛會。運動的熱度延續至今。今年4月以來,隨著雲南玉昆足球俱樂部將這裡作為主場,開始為期6個月的2023年中國足球協會乙級聯賽,雲南玉溪高原體育運動中心的主體育場內時時熱潮涌動,平均每場觀賽人數逾9000人。
“辦好省運會,帶活一座城”在這片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紅土地生動上演。紅塔區借辦賽契機,搶抓賽事背后的發展機遇,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競爭能力,整合文化、旅游領域的各類資源,讓辦賽紅利全民共享。截至目前,全區住宿、餐飲業和文體娛樂業分別增長55.92%、39.96%、251.2%。
“大型賽事能夠聚人氣、促消費。目前,我們積極利用各類體育場館開展各類比賽、訓練,憑借聶耳品牌優勢,打造系列競技體育賽事、大眾健身賽事以及戶外運動賽事。同時做大做強龍馬山、高魯山傳統戶外運動IP,為紅塔區社會經濟發展聚集更多人氣與機遇。”紅塔區教育體育局副局長羅誠表示,下一步,紅塔區將著力打造“跟著賽事去旅行”多元融合發展的體育賽事活動,推動全域體育和全域文化、旅游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體育+文旅”全產業鏈發展。
實現文旅與各行業融合創新發展,是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的一道必答題。紅塔區培育更多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新業態,不斷豐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內涵。
夜幕降臨,位於瓦窯社區的青花街燈光閃亮、游人如織。以手工非遺、青花瓷、地方特色小吃相融合的文旅小鎮,加上紅塔山、錢瓜山等周邊生態旅游資源,成為當地夜間經濟新地標。今年1至8月,青花街接待訪客169.14萬人次,營業收入達5964.26萬元。
近年來,紅塔區在“文旅+農業”“文旅+康養”“文旅+體育”等方面探索創新,挖掘和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新產品、新業態。映月潭太空艙、玩酷公園、翡翠游樂園、見山城市戶外運動營地等成為旅游消費新亮點,各類特色消費場景在紅塔區遍地開花,促使資源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推動旅游業向“綜合消費經濟”轉變。
在玉江大道,玉溪市第一個由“體驗式街區+商業盒子”組成的購物中心——臨岸三千城購物公園將於9月29日開業,華為、VANS、名創優品、星巴克等品牌商家已相繼入駐,成為紅塔區繼萬達廣場后又一消費核心區。購物公園涵蓋餐飲、服裝零售、電子數碼、生活配套、兒童體驗五大業態板塊,共設計規劃品牌數約160個,其中首店60余個,佔比超過1/3。
“為積極順應和把握消費升級大趨勢,臨岸三千城持續在豐富業態上下功夫,在提檔升級上做文章,在重點場景上求突破,主打邊逛公園邊逛街的經營理念,輻射帶動紅塔區北面城市發展,實現城市商業升級跨越。”雲南臨岸三千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阮林說,國慶期間,臨岸三千城購物公園還將帶來寒武紀小鎮超級大馬戲、第七屆“央音”展演玉溪頒獎典禮、三千城音樂節、少兒中國舞展演、國風Cosplay舞台秀等數十項主題活動,為市民帶來豐富多彩的生活娛樂體驗。
近年來,紅塔區堅持大抓項目和市場主體培育,通過打造各類消費場景和業態創新,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品質化、多樣化、個性化的旅游需求,促進文旅消費。
“如今,紅塔區形成以萬達廣場為核心的城市消費核心區,與周邊酒店、街區等資源整合聯動,發揮引擎帶動作用。以臨岸三千城購物公園為核心,聯動玉溪大河生態走廊旅游資源,打造紅塔文旅消費新地標。”王海倩介紹,引進國際五星級高品質酒店——鉑爾曼酒店,新建最美半山酒店——常樂溫泉度假酒店,在消費核心區打造“游玩吃住”產業鏈條,截至目前,紅塔區共有A級景區7個、賓館酒店463家、旅行社30家,區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31項,鄉村旅游經營戶806戶。
文旅市場促消費離不開政策的支撐。今年以來,紅塔區制定《關於支持重點產業發展的若干扶持政策》《紅塔區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紅塔區提振文旅消費獎勵扶持辦法》,針對重大文旅項目、酒店品牌建設、創建國家A級景區、引團游紅塔區、組織旅游節慶活動、營銷會展等給予扶持獎補。組織A級旅游景區、星級酒店報名參加消費券發放活動,即將開業的臨岸三千城購物公園也將發放10000張消費券,全面提振文旅消費信心、穩定文旅消費預期、推動文旅消費全面復蘇。
千年玉水長,一城米線香。在玉溪,米線節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數百年經濟、文化的縮影。9月23日,雲南大營街米線美食品鑒推介活動拉開帷幕。雜醬米線、燜肉米線、鱔魚米線、涼米線……一碗碗地道的玉溪風味米線匯聚於幸福小鎮,一戶戶玉溪特色風味米線商家人頭攢動。
“玉溪的涼米線以酸甜辣湯為底,聽說醬料也是用本地的黃豆醬熬制而成,非常爽口。”專門從重慶趕來的游客陳女士,攜全家一起來到幸福小鎮品嘗可口的米線,體驗玉溪傳統文化。
迎土主是玉溪米線節的重要習俗。活動當天,迎土主民俗文化巡游隊伍從紅塔鋁型材廠出發,繞行幸福小鎮,一路上敲鑼打鼓,所到之處人群匯集,爭相一睹盛況。
游客可以體驗米線制作,逛農特產品、參觀詩書畫展覽,也可以走進匯溪記憶館,感受大營街悠久的歷史文化。本報記者 劉宇丹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紅塔區的青花街逐漸熱鬧起來。拍美照、吃美食、買特色文化產品,這裡是玉溪夜生活的好去處。
青花街得名於玉溪青花瓷,於2020年3月28日開街運營,是雲南省首個以青花瓷文化為主題的一站式微度假生活體驗創意街區。漫步青花街,青花瓷器、彝族刺繡、特色手工等文化產品吸引游人駐足﹔昭通小肉串、傣味涼蝦、秘制鹵品等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從刺繡服飾到酒具花瓶,從銀飾銅器到青花瓷華寧陶,當人間煙火和歷史煙塵相互交融,當新與舊碰撞出火花,充滿文化自信、內涵豐富的玉溪城市形象展示在游人眼前。
“青花街的夜景很漂亮,各種各樣的特色手工制品也非常精致,在這裡,既能感受到玉溪特有的民族風情和人文景觀,也能體驗到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魅力。”昆明游客李女士說。
目前,青花街共招入特色小吃街商戶225戶、青花瓷手工非遺商戶58戶、精品商戶75戶,實現就業3000多人。 本報記者 劉宇丹
溫泉和烤鴨是紅塔區大營街的兩張亮眼名片,每逢假期,到大營街賞美景、嘗美食、享受愜意慢生活的游客絡繹不絕。
大營街匯龍溫泉文化庄園有露天溫泉區、精油池、漩渦池、泡泡池、魚療池等30多個風格各異的湯池,還配套了兒童游樂場,可以坐摩天輪、過山車。在泡池泡乏了,還可以到主樓休閑娛樂區享受愜意時光。
如果想感受另類的住宿體驗,不妨打卡映月潭休閑文化中心的圓夢營。在一個個充滿科技感的白色“太空艙”裡,整潔干淨的床鋪、小巧精致的茶桌、干濕分離的衛生間、洗浴間一應俱全,還採用了全屋智能語音控制系統,充滿體驗感和炫酷感。圓夢營內共有26個“太空艙”,分為庭院艙、環島艙、湖岸艙3種房型,分別可以容納2至4人入住。同時還有燒烤套餐,人們可以在院子裡燒烤、舉杯,度過一個完美假期。(劉宇丹 李蘇榕)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